如需要了解详细内容,请联系:021-26093750;021-26093352
详细>事件:7月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One Big Beautiful Bills(简称“大而美法案”),7月4日特朗普签署后正式生效?!按蠖馈狈ò赴跛啊⒃黾庸篮捅呔诚喙刂С?、削减支出以及提高债务上限等四部分内容。“大而美”法案中未来十年增加美国财政赤字4.1万亿美元,整体财政扩张力度远超此前众议院版本的3.0万亿美元。减税扩支总体上有助于提振需求,对商品有支撑。
一、法案中与新能源锂电相关的核心内容
1、清洁能源补贴退坡
补贴终止:现有的清洁能源新车、二手车、商业车辆的税收抵免将于2025年9月30日失效。
新能源汽车补贴提前到期,较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IRA)缩短7 年。取消新能源补贴,或影响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增长,不过由于其本身占比有限,渗透率不高,且当下电动车产品力具备竞争力,实际影响预计不大,但政策方向变动或影响未来增长预期,进而影响平衡回归节奏。
表:清洁能源补贴退坡变化对比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2、FEOC规则升级
FEOC(Foreign Entities of Concern)是指由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家的政府所拥有、控制或管辖的实体。对于FEOC的评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国政府直接或间接持有该实体25%以上的股权、董事会席位或投票权;通过技术许可、生产合同等形式,对实体的生产数量、产品用途、设备维护等关键环节实施“有效控制”;以及该实体的注册地、主要营业地或关键生产活动位于上述国家之一。
在FEOC的框架下,所谓“涉美中企”的定义不仅限于“在美中企”,即指注册在美国并由中国企业或中国国籍自然人实际控制的实体。它还包括以下几类企业:首先是那些向美国出口产品的中国企业(注册地位于中国的实体);其次是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的子公司或其他机构(例如在越南或墨西哥等第三国设立的由中国企业或中国国籍自然人实际控制的实体,这类主体通常被称为“中国企业海外主体”);此外,任何为美国企业供应物料、零件、配件或半成品等的中国企业或中国企业海外主体,也应视为“涉美中企”。所有这些实体,若在FEOC条款下被认定为由中国企业或中国国籍自然人实际控制,均受到相关监管规定的约束。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FEOC规则此次经历了进一步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援助限制:自2025年12月31日之后开始的项目,若使用FEOC提供的关键矿物、电池组件、技术授权或生产设备,将无法享受清洁能源税收抵免。这意味着企业在选择供应链时需避免与FEOC相关的实体合作,以确保享受税收优惠。
2)采购比例限制机制:对于项目中使用来自中国的组件,必须确保项目中的非中国来源组件比例在某年度达到至少60%,并且这一比例将在2030年之前逐步提高至85%。若未能达到该要求,项目将失去税收抵免资格。
3)技术合作限制:如果企业与FEOC签订的技术许可协议金额超过100万美元,将导致该项目在法案生效两年后失去税收抵免资格。此举意在限制高额技术合作,尤其是那些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技术转让。
4)股权穿透审查:如果FEOC通过子公司或合资企业间接参与项目,且经股权穿透后发现外国政府持股超过25%,该项目仍将被认定为FEOC项目。此举加强了对跨国企业投资结构的审查,避免规避监管。
5)审计与追溯期延长:针对FEOC条款的违规行为,美国国税局(IRS)将有权在6年内进行回溯审计,而普通税务的追溯期为3年。这意味着FEOC条款的违规处罚将更加严格,企业面临的合规风险增大。
二、对中国锂电产业的冲击
1、技术输出路径系统性封锁
针对中资企业,不仅限制直接投资,还通过技术授权、关键材料供应等间接路径排除中企。新的模式下,特斯拉北美地区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将无法获得补贴,据了解设备由宁德时代提供,特斯拉全权控制运营。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的密歇根州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厂也无法获得补贴,因为是宁德技术授权模式。
2、执行时间紧迫
2025年底前开工的项目需立即符合FEOC限制,部分材料(如石墨)虽有缓冲期至2027年,但企业需在此期间完成供应链调整。企业需在2025年前替换中国供应商,或通过海外建厂(如某涉美中企授权某美国汽车企业在美国建厂)规避限制,但需确保股权比例低于25%。
3、长期挤压
“大而美”法案将IRA中“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的定义扩展为“受禁止外国实体”( Prohibited Foreign Entities,PFEs,包含“Specified Foreign Entity”(SFE) 或“Foreign?Influenced Entity”(FIE) ),涵盖更多中企,包括民营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包含在内。
法案生效两年后,“受外国影响实体(FIE)”(如与 FEOC存在技术合作或资金往来的企业)也将失去抵免资格。
三、结论与破局
大而美法案本质是政治利益凌驾产业规律的政策,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想要在新能源领域彻底排除中国企业和中国要素的决心,但后续的政策执行情况还需要观察。对于中国新能源企业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整个产业的供应链的完整性和高效率,后续中国锂电企业的破局关键在于保证现有优势的前提下,进行技术迭代(固态电池、钠电池替代,回收技术提升降低原料依赖)与新兴市场替代加速(除了欧洲市场以外,还可以关注南美市场和中东市场)。
资讯编辑:李攀 021-26096676 资讯监督:方李喆 021-26092058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
免责声明:Mysteel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归Mysteel所有,转载需取得Mysteel书面授权,且Mysteel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