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首页 >  研究中心 > 行业解析 > 热点分析 > 正文

Mysteel解读:对等关税对中国铜材外贸影响有限

概述:在中美所谓“对等关税”政策背景下,中国产业链通过结构性调整实现风险抵御。原料端进口以拉美地区为核心供应渠道,美国影响较?。?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61ab'>废铜贸易短期受阻,可通过扩展东南亚市场与提高国内再生资源利用率有效弥补缺口。出口方面,中国铜材对美依赖度较低,高附加值产品具备技术壁垒优势。长期看,海外矿产布局与再生技术升级持续增强产业链韧性,多元供应链体系下关税冲击整体可控,中国在全球铜产业链中的中枢地位保持稳定。

2025年一季度铜价呈现显著波动特征,其运行轨??苫治鼋锥危?-2月受避险情绪与金融属性推动的缓涨期、3月供需矛盾激化驱动的加速冲高期,以及4月2日起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出台引发的急速回调期。截至4月15日,市场已基本消化本轮关税政策冲击,但结构性矛盾仍存。

一、我国铜行业发展现状

铜矿储量方面,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2014-2024年,全球铜矿储量整体增长,其中,2023年全球铜矿储量达到近年来最高值,为10亿吨;2024年全球铜矿储量下降至9.8亿吨,同比下降2%。

图1.2014年-2024年全球铜储量

数据来源:USGS、Mysteel

其中智利铜储量为1.9亿吨,占世界储量19%,排名全球第一;澳大利亚和秘鲁铜矿储量均为1亿吨,占世界储量10%,并列全球第二。俄罗斯和刚果均为8千万吨,占世界储量8%,排名并列第三,该五国约占全球总储量的50%。我国铜储量位居世界第八,探明资源储量约4100万吨,仅占全球的4%。

图2.2024年全球铜储量分布

数据来源:USGS、Mysteel

铜矿产量方面,2014-2024年全球铜矿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24年全球铜矿产量达到2300万吨,同比上涨1.77%,产量创下近年来最高值。我国是全球第四大铜精矿生产国,铜精矿产量约171万吨,全球占比仅9%。

图3.2014年-2024年全球铜矿年产量

数据来源:USGS、Mysteel

虽然我国铜储量相对较少,但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国、消费国。根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数据,2024年全球电解铜产量2763.36万吨,我国电解铜产量1364.4万吨,在全球中的占比为49%。2024年中国电解铜表观消费量1504.12万吨,占全球消费量比例超50%。

图4.2014年-2024年中国和全球电解铜年产量

数据来源:USGS、Mysteel

作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铜消费国,中国铜原料对外依存度长期维持在80%以上。从原料结构看,国内冶炼企业主要依赖原生铜(国产铜矿、进口铜矿和进口粗铜)和废铜(国产废杂铜和进口废杂铜)两大来源。

二、美国对中国铜精矿进口形势影响较低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铜精矿(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从2015年1323万吨增至2024年的2811万吨,进口规模翻倍。2024年,铜精矿进口总金额达4821亿元,同比增长13.1%。

图5.2015年-2024年中国铜精矿进口

数据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Mysteel

从铜精矿进口来源国来看,智利和秘鲁是我国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国,自两国进口数量占比超50%。拉美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铜精矿进口来源地区,合计进口量达1867万吨,占全年进口总量的66.4%。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铜精矿总量为46万吨,占比仅为2%,说明美国对中国铜精矿供应形式影响较小。

表1.2024年中国铜精矿进口数量及金额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Mysteel

三、中美废铜贸易受阻

进口废铜(铜废料及碎料)方面,美国为我国第一大废铜进口来源国,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废铜达43.9万吨,占比19.5%。

表2.2024年中国废铜进口数量及金额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Mysteel

自1月20日特朗普上任以来,在全球掀起关税风波,4月初中国对美国进行关税反制,美国废铜进口渠道受阻。

表3.4月以来中美双方关税政策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自今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废铜进入中国的量级呈现下滑趋势。据海关总署统计显示,2025年1-2月中国铜废碎料进口量38.25万吨,同比增加12.89%。1月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废铜量为3.94万吨,环比下降10.32%,在中国进口总量中占比为20.81%,位居首位;2月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废铜量骤降至3.14万吨,环比大幅下滑20.35%。虽然美国仍是中国最大的废铜进口来源国,但其占比已明显降低至16.22%。此外,中国1月废铜进口总量为18.9万吨,环比下滑13.03%,同比增长1.54%;2月废铜进口总量为19.3万吨,环比增长2.22%,同比增长26.93%。数据显示中国废铜进口总量在1-2月暂未明显下行,仍高于去年同期,这得益于中国从东亚及南亚国家进口废铜,一定程度弥补了美国废铜进口量下滑的缺口。

图6.2025年1-2月中国废铜进口量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Mysteel

在关税战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全球供应链将迎来重构,中美废铜贸易趋于停滞,中国采取多元化的战略来应对废铜供应链调整带来的压力。对外,中国将目光投向智利、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地区。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入股智利当地矿山、签订长期供应合同等举措,与智利在铜矿方面建立了深度互利的合作关系,确保来自智利铜资源的稳定供应。澳大利亚的铜矿价格虽略高,但质量稳定,供应可靠,目前澳大利亚的铜资源供应协议正在稳步推进。东南亚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不断提升的废铜处理能力,成为中国废铜进口的新兴潜力市场。对内,中国的废铜回收产业也在快速发展,“城市矿山”成为新蓝海。在国内废铜回收技术的不断提升下,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在这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2023年中国的废铜回收量已经达到249万吨。从2015年至2023年,废铜回收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44%。

四、加征关税对中国铜材出口冲击较小

出口方面,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中国铜及制品出口总量为99.9万吨。全年出口至北美地区4.50万吨,占比4.5%。其中,出口至美国的出口量为3.6万吨,占中国总出口量的3.6%。在整体对外贸易中占比有限。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铜及制品出口总量增至133.48万吨,但对美出口量仅6.40万吨,占比略微上升至4.79%。中国2025年1-2月铜及制品出口18.95万吨,同比增加26.08%;其中出口美国8509吨,占比下降至4.49%,贸易量级不大。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铜材出口所带来的冲击较小。

图7.2014年-2025年中国铜及制品出口量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Mysteel

图8.2014年-2015年中国出口美国及北美地区铜及制品出口量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Mysteel

总结

2025年关税风暴背景下,中国铜产业链凭借原料进口多元化网络与国内再生资源开发能力,有效缓冲美国政策冲击。虽短期废铜进口受阻,但铜精矿供需格局稳定,叠加出口市场对美国依赖度低,整体外贸影响可控。长期来看,资源安全战略需加速海外矿山权益布局(如非洲、中亚资源带),同步深化再生金属技术升级,降低单一市场依赖。中美经贸摩擦不改中国在全球铜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结构性调整将继续增强抗风险韧性。


资讯编辑:吴若冰 13021292609
资讯监督:宋小文 021-26094314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

产品与服务

期现一点通

  • 期现数据一点通

报告•图书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园丰路68号(200444)

电话:86(21)26093644

更多及时资讯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QQ在线客服